SHU XIN PARTNER
行業(yè)資訊
行業(yè)資訊
2024-06-28發(fā)布者:濟南樹信工貿
數據中心機房內,一排排機柜內線纜虬結、風扇呼嘯,燈光閃爍,徹夜不息……當前,這樣的數據中心已經遍及世界各地,并仍然在世界頭部科技廠商的引領下不斷增長。僅在今年6月內,微軟就已宣布將在瑞典、馬來西亞、西班牙等國家投資建設數據中心,項目投資總金額超140億美元;同時,英偉達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3萬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;亞馬遜云科技則規(guī)劃在未來15年內投入約1500億美元用于全球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營……
同時,國內科技企業(yè)對數據中心也多有布局。6月,隨著華為云華東(蕪湖)數據中心正式開服,其全國存算網的樞紐節(jié)點布局全面完成。此外,不久前披露的運營商第一季度財報顯示,中國移動預計在2024年實現通用算力累計達9EFLOPS,智算算力累計超過17EFLOPS;中國電信預計2024年實現智算算力累計超過21EFLOPS……以上種種表明,數據中心建設已經成為當前全球科技企業(yè)的要務之一。
臺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
網絡要聯通,機柜要運作,電力供應不可或缺。臺達作為一家電源管理領域的老牌企業(yè),于近日分享了其涵蓋云端到邊緣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方案與創(chuàng)新技術成果。在接受《中國電子報》專訪時,臺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表示,在人工智能時代,對于電力電子行業(yè)而言,服務AI訓練的數據中心是重要的應用場景,利用AI技術降本增效是重點創(chuàng)新方向,可以說AI既是用戶又是工具。臺達正積極迭代創(chuàng)新技術,立足人工智能技術需求,實現從元器件生產商向系統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轉變。
打造從電網到加速器的“最后三厘米”
隨著大模型熱度居高不下、AI訓練需求水漲船高,AI加速器在數據中心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對于AI加速器,闕志克形象地用“吃電怪獸”來形容:“AI加速器能耗巨大,英偉達最新一代的GB200超級芯片能耗高達2700瓦,在這樣的大基數下,傳輸過程中產生的能耗不可小覷。”他告訴記者,“如何在電流傳輸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能耗,是我們當下研究的重點課題。”
對于這一難題,業(yè)界早有思路可循。闕志克的介紹深入淺出:“在數據中心的電力從電網傳輸到加速器芯片的過程中,電壓要從1萬~3萬伏降至0.5~1伏,這樣才能滿足芯片的工作需求。在傳輸過程中,為減少能耗,需要盡可能地保持高壓、降低電流,這就意味著電壓下降的過程越短越好、越快越好?!?/p>
而臺達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取得了技術突破。這段實現“1萬伏至1伏”的電纜,闕志克稱為電力傳輸的“最后三厘米”。記者獲悉,目前臺達已在這方面取得技術突破,研發(fā)了“垂直式”的電力輸送路徑。“傳統的供電設備與AI加速器是平行放置的,優(yōu)化成垂直式后,供電效率實現了10%~15%的提升?!标I志克表示。對于數據中心如此大的用電基數而言,10%的能效提升已經非??捎^。然而,闕志克告訴記者:“現在我們將最后一段路徑縮短到三厘米,但我希望未來它的長度越短越好?!?/p>
在談到電力電子技術與AI的關系時,闕志克指出:“從數據中心的應用場景來看,AI是電力電子技術的‘用戶’。作為技術提供方,我們必須與時俱進,結合AI的特點不斷推動技術創(chuàng)新。”
電力轉換組件的變化是電力電子領域針對AI做出的重要調整之一。記者了解到,不同于傳統獨立單元形式的電力轉換組件,將該模組與相關磁性元件置入PCB板內已經成為業(yè)內的一個主要趨勢。展望下一步技術路徑,闕志克表示:“可以想象,未來這些組件甚至有可能直接埋入芯片中,進一步提高能源轉換效率?!?/p>
以AI降本增效賦能業(yè)務轉型
在以自身核心技術立足AI需求以外,臺達同時也是AI技術的資深應用者。闕志克告訴記者,當前,臺達已將AI融入到設計、制造環(huán)節(jié)中,并不斷催生新的產品。
“如PCB板的設計是臺達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在人工智能時代,使用智能化工具輔助PCB板設計迫在眉睫?!标I志克表示,“在電力電子領域,PCB板對于元件、排線的限制較多,PCB板設計難度高,市面上常規(guī)的AI輔助設計工具難以勝任,僅靠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人工設計,不僅人力成本高,人才培養(yǎng)也是難題?!?/p>
人工智能、尤其是機器學習技術的出現,為臺達打開了新思路。闕志克告訴記者:“臺達在電力電子領域已深耕超過50年,積累了數千個PCB板設計的成功案例。如果用這些優(yōu)質的行業(yè)數據去訓練AI,就很有可能解決行業(yè)PCB板的設計難題。目前臺達研究院已初步研發(fā)出PCB設計工具,正在試用階段。從前完成一個PCB設計要花2~3周時間,現在只需一兩天,效率大幅提升?!?/p>
采訪中,闕志克多次強調,臺達已成功從“元器件生產商”轉型至“解決方案提供商”,而這些解決方案不僅限于數據中心基礎設置方案,還涵蓋了工業(yè)自動化、樓宇自動化、儲能、電動車等領域。他向記者坦言:“在這些領域,我們仍在不斷探索攻堅新技術、新應用,從而為行業(yè)提供新的解決方案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發(fā)現有許多AI技術不僅可以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,還可以形成新的產品與業(yè)務,為公司打開更廣闊的市場?!?/p>
記者了解到,當前,這種“基于技術倒推產品”的商業(yè)模式已經在臺達成型。具體而言,闕志克向記者介紹了臺達研究院的相關成果:“為完善智慧園區(qū)解決方案,臺達研究院開發(fā)了辨識物品、計算航線、自動飛行等一系列基于無人機巡檢場景的AI應用,目前已通過NBD(New Business Development)部門正式用于大規(guī)模橋梁檢測。未來,會將這項技術集成到產品中,交給市場去檢驗?!?/p>
無人機巡檢只是臺達NBD部門執(zhí)行項目的冰山一角。記者獲悉,當前臺達同時推進的NBD項目約20~30個,在其他具有相似模式的企業(yè)中,NBD的成功率只有10%,而在臺達,得益于雄厚的客戶積累與完善的組織架構,這一幾率已經超過了50%。
基于此,闕志克對于AI未來的應用前景與發(fā)展趨勢產生了獨到的思考。他指出:“AI作為工具正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工程領域,并且使用門檻會不斷降低,最終成為一種極其易用的常用工具?!?/p>
推薦新聞